中融網

宗譜選段 勘誤

《河澗堂·淩氏宗譜》選段  

整合族譜勘正——江南虔南起世系譜(

 個人對宗譜各方面都持疑很大,包括其中對兄弟子嗣的說法。但姑且當成一說看看吧。

【數字為宗譜所記代數,所選僅從凌操至凌烈】

淩姓得姓後遠祖世系:    

48 操(字坤桃【也見有稱“字公決”】)─→49統(字公績。弟賓績)─→50烈名宏昌,封亭侯(兄錦昌【《三國志》:“追錄統功,封烈亭侯,還其故兵。後烈有罪免,封復襲爵領兵。”按理先襲官位者應為長子,若凌烈為次,為何是他襲官位?存疑。,弟定昌、若昌)【宗譜所記定昌即凌封。照宗譜所述,凌烈名宏昌號烈,凌封名定昌號封。此處凌烈為兄,但普遍說法似乎是凌封長,凌烈幼。】

 

淩氏近祖(操公以後)世系祥列         

江南餘杭淩氏發祖源流世系     

【始祖操公】凌操公(148—210)【據《三國志》,應卒於夏口之戰,建安八年,公元203年。假設生年正確,56歲卒。】字坤桃【也有說法字公決?】,吳郡餘杭人。東漢孝恆皇帝建和(虔南本作延祐)戊子二年八月十三日辰時生,東漢孝獻皇帝建安己丑十四年九月初二日午時歿。葬魚口龜形,艮山坤向。      

東漢末孝獻皇帝初年,孫策下江東征嚴白虎,操公率領鄉眾在餘杭潰敗嚴流寇迎孫策,入孫策部,東漢孝獻皇帝建安丙子元年(196),敕授從徵校尉。      

妣劉氏,東漢孝恆皇帝建和己丑三年三月十二日子時生,東漢孝獻皇帝建安己亥二十四年丑時沒,葬於夫墳共形穴。      

子二,長公績,次賓績。      

【操公 2 世祖】淩統公(171—251)【應為(189—217)】字公績,《三國志》載:淩統,餘杭鸕鳥村人。【《三國志》僅載:“淩統,吳郡餘杭人也。”鸕鳥村屬餘杭。淩統應是嘉興凌公塘一帶的人。【凌公塘 據說在嘉興南湖東南,附近有一個凌公塘村(1982年凌公塘村拆遷),該村附近有“鳥船村”。秀水(新塍)有凌家堂(廳)】

東漢孝靈皇帝建寧庚戌三年十月初八午時生,後漢后皇帝延熙庚午十三年,魏主嘉平二年,吳主權赤烏十三年十月二十日辰時歿,葬鳳麟洲上水魚形,壬山丙向。三公婆共形穴。【淩統墓 據稱現江蘇江陰青陽鎮悟空村西側,不明真偽。】      

公隨父左右在軍中當差,孫權拜淩統為別部司馬,後父凌操戰死,孫權遂拜承烈都尉,繼攝領父兵。淩統雖在軍旅之中,卻能親賢接士、輕財重義、仁愛士卒,有國士之風。在赤壁之戰中以勇猛嚇破曹操部軍,並從此戰中斬殺敵七千有餘(數字並未見有記載,存疑。),威名大震。      

陳壽《三國志》卷五五《淩統傳》所述淩統戰功最主要的有三件:一是作為前鋒征討江夏黃祖,斬黃祖將張碩,搏戰登城,大獲全勝,孫權因封其為承烈都尉;二是與周瑜等攻曹仁於南郡,反敗為勝,因功遷為校尉;三是東漢獻帝建安十九年(214),率領親近三百人攻入敵圍,救護孫權突走,左右戰士盡死,自身亦受重傷,仍攻殺數十人,於是孫權拜為偏將軍。      

東漢孝獻皇帝建安戊子十三年(209)208】征剿湖狩有功,吳王孫權敕封為江表虎臣將軍【應該沒有這個官位,僅是陳壽評價過“凡此諸將,皆江表之虎臣,孫氏之所厚待也。”】並在含山建造府宅賜居,世襲爵祿。      

淩統深受士卒愛戴,陳壽說他:“雖在軍旅,親賢接士,輕財重義,有國士之風。”作為東吳之虎臣,淩統深受孫權厚待。病卒後,孫權哀不能止,為之減膳數日。後每言及淩統,又皆痛哭流涕。因此,《三國志》卷五六《朱然傳》說:“自創業功臣疾病,權意之所鍾,呂蒙、淩統最重。”

妣王氏繼夏氏生歿缺失未載。      

子四,長宏昌號烈,次定昌號封(早逝),三正昌,四若昌。    【有注:三國志中淩統二子為凌烈,凌封。而江蘇譜中也各異。此處是一個考證的重點和難點。】

【附錄】江蘇江陰青陽鎮悟空村西側有淩統墓地,只有兩根 7 米高華表石柱尚存,墳穴應在附近。      

【操公 3 世祖】凌錦公(199—290)【《三國志》:“二子烈、封,年各數歲,權內養於宮......及八九歲,令葛光教之讀書。”淩統(189—217)死後孫權把凌封凌烈接進宮,養到八九歲才找人教他們讀書,那淩統死時凌封凌烈應該還要更小。如果當時他們是四五歲,那出生年分應該在建安十一年~十四年(206~209)。】名宏昌號烈。承世爵領兵,後封亭侯。東漢孝獻皇帝建安戊寅三年正月十一日寅時生,晉孝惠皇帝永熙庚戌元年正月十九日午時歿,葬鳳麟洲下首,仙鵝鳧水形,艮山坤向。      

後漢后皇帝興丁未五年,魏主叡太和元年,吳主權黃武六年,敕授中郎將軍。     

妣張氏生歿缺失未載。     

子二,長騰明字嵩,次騰昭字忠。